超限超載貨車對道路、橋梁損壞十分嚴重,堪稱“公路殺手”。不過,再過幾個月,這些“殺手”可能就不敢那么囂張了。
昨天,記者從寧波市公路部門獲悉,下一階段,交通部門將把立法調研報告提交法制辦。順利的話,今年年底,《寧波市公路超限運輸管理辦法》將出臺。根據辦法,一旦貨運車輛超限,不光車主要受罰,運輸企業和貨主等都將負連帶責任。
案例
跨海大橋上查獲“沖卡王”
屢屢超限沖卡,累計有17次
杭州灣跨海大橋主線治超站正式投用以后,很多超限超載司機都不敢上大橋,怕被測出來。但一些膽大的司機為了逃罰單,專挑凌晨或雨天或者工作人員交接班時間段惡意沖卡。采訪中,執法人員和記者說起前陣子在大橋上查獲的“沖卡王”。
當時,一輛滿載著鋼卷車牌號為浙B8P753的貨車進入杭州灣跨海大橋超限運輸主線檢測站。現場執勤的高速路政執法人員,根據治超檢測設備初檢判斷此貨車存在“貓膩”,立即將其帶入檢測站檢查。經地磅稱重,這輛貨車車貨總重達114.5噸,超限率100%。
執法人員將車牌號錄入超限檢測系統后,竟然發現自檢測站開通以來,這輛貨車一共有17次違法超限沖卡記錄。這是檢測站開通以來違法超限沖卡次數最多的一輛貨車,總計罰款金額41300元。但對自己的違法行為,司機似乎不以為然,“很多貨車都是超限,沖卡一次成功,就相當于賺了一筆。”
“當時一查,有17次沖卡,我們都傻眼了。如果能實現信息共享,這類車就不會這么猖狂了。”執法人員坦言,現在,超限車輛的違法成本不夠高。如果不能多管齊下,治超就會打折扣。
尷尬
開了罰單,車主卻不來處理
一線執法中面臨很多尷尬
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對道路橋梁的損害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的。一輛超載2倍的車輛在公路上行駛一次,對公路的損害相當于正常車輛行駛16輛次;一輛重達36噸的超載車輛對公路的毀壞程度,相當于一輛1.8噸的小汽車正常行駛9600輛次。就拿北侖來說,日均有3萬輛各類大型貨車和工程車在城區跑,轄區的道路、橋梁損壞十分嚴重。
去年5月份,寧波在全省率先出臺《關于加強公路車輛超限超載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》,實施綜合治超,成效明顯,但執法過程中仍然面臨不少尷尬。
“最初北侖啟用動態監測系統的4個月內,監測出了110多臺超限車,但只有20臺超限車的車主主動到當地路政部門接受處罰。如果車主不來處理,我們就沒有更好的強制手段,如果是非寧波籍的車輛,管控就更難了。”執法人員透露說,現在,寧波很多國省道都建了治超的電子眼,但其中的證據采集以及執法流程等需要法律法規進一步細化;治超如何從源頭上遏制,目前在源頭管控上還處于空白,沒有法律約束;實施綜合治超一年,但各部門具體的治超職能尚不明確,還沒有實現信息共享,這些都需要在法律層面加以明確。
對策
寧波要對超限超載立法
最快年底在全省率先推出
單獨對治超立法,省外已經有先例。安徽省出臺《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》并從去年6月1日實施,這是全國首部治超地方性法規。
今年上半年,寧波市法制辦、寧波市治超辦工作人員專門到安徽、湖南、廣西等地,調研他們治超的先進經驗。
昨天,記者從寧波市公路部門獲悉,順利的話,今年年底,寧波將出臺《寧波市公路超限運輸管理辦法》,這也將是浙江省第一個專門針對公路治超的地方性法規。今后,一旦貨運車輛超限,不光車主要受罰,運輸企業和貨主等都將負連帶責任。對運輸企業,不光有經濟處罰,還可責令其停業整頓。同時,涉及超限超載管理的公路、運管、城管、交警、工商等部門的職責會更細化,避免部門間的推諉。